凤凰县:构建闭环体打造柔性引才“强磁场”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29 16:48

近年来,凤凰县通过“精准引才、价值育才、长效留才”的闭环体系,将柔性人才由“短期助手”转变为“长期合作者”,建立起了“不求人才为我所有,但求人才为我所用,用之高效,留之共赢”的柔性引才生态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精准+灵活+生态”引才模式

靶向分析,精准定位需求。针对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精细划分,将引才重点聚焦于农业技术、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核心领域。截至目前,凤凰县与湖南农业大学等6所知名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聘请了柏连阳、邹学校院士等15名高端人才担任凤凰县的招才引智顾问和首席专家。灵活签约,创新合作机制。构建人才信息库与项目对接平台,由人才办牵头统筹各部门,全面调研全县产业发展现状,精准对接人才需求,确保人才与项目高效衔接,激发创新活力。2024年,凤凰县成功引进省州科技特派员26名、三区人才18名,服务覆盖全县50余家乡镇及企业。平台借力,强化资源整合。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凤凰县成功打造了湖南省首家国家级猕猴桃科技小院、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综合实验站凤凰基地这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并设立了2家省级科技小院和6家科技专家工作站。

以价值为核心,打造“赋能+融合+成长”培育体系

导师培带,个性化赋能计划。根据产业人才的专业方向和发展需求,制定“四个一”服务模式,通过外出学习、团队研讨等方式,有效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迄今,凤凰县已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至湖南农业大学、湘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学府深造,参训人数总计逾千人。揭榜挂帅,实战化项目驱动。针对县域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凤凰县积极组织各类专家人才进行技术攻关。柏连阳院士在凤凰县成功推广了低镉水稻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周美亮成功研发出“121”荞麦新品种;中奕佳腾公司则成功研制出蛇毒纳米结晶和蛇毒缓激肽技术等。团队共生,生态化融合保障。凤凰县特别邀请了来自国家、省、州、县四级的科技特派员以及产业技术专家,共计106人,组建了12支科技小分队。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汇聚了农业、林业、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促进了人才培育和产业科学发展。例如,与湖南农大等高校合作,成功获批“国字号”招牌,建立了专家工作站,促进了猕猴桃精深加工等项目的发展。

以长效为目标,完善“激励+情感+机制”留用闭环

荣誉宣传,多维激励体系。凤凰县利用“人才风采”栏目,深入讲述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以真实感人的故事为媒介,展示县域发展的丰硕成果,传递榜样的力量。4月中旬,公众号已发布5篇人物故事,累计浏览量达到3000次,有效树立了人才典范。高频互动,情感联结纽带。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为各类人才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了经验分享,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2024年,凤凰县承办了国家级、省级以及湘西州的高层次专家人才交流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100人,有效提升了人才对凤凰县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才回流,长效合作机制。凤凰县充分利用当地专家工作站和科技小院在对外联系协调方面的优势,已成功搭建了6个研究生实习研训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促进了研究生参与县域项目,还推动了研究生转化为长期合作伙伴,从而形成了人才与县域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