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团洲新村作为团洲乡灾后首批应急安置小区,承接了7个村场360户居民。安置小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探索出“组织夯基、机制创新、文化聚力”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有效破解安置小区管理难题,推动“人和、心和、事和”的“三和小区”建设成效初显。
党建引领强根基,织密基层治理“组织网”。团洲新村将党建引领作为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构建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一是建强四级联动架构。成立功能型党支部,统筹整合38名党员力量,构建“党支部+三长(片长、楼栋长、邻长)”组织架构,选优配强4名片长、14名楼栋长、30名邻长,形成“乡—小区—楼栋—户”四级治理网格,实现组织覆盖无盲区。二是激活阵地服务功能。面对安置小区架空层资源紧缺难题,党支部联合“三长”逐户动员,争取8栋1单元业主支持,腾出44.19㎡空间建成党建阵地和业主之家于一体的服务枢纽,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三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三长”队伍化身治理主力军,春节期间带头开展“送灯笼、贴对联”活动,常态化协助杂物间分配、房屋维修等民生实事,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深化。
机制创新破难题,拧紧多元共治“协同绳”。针对安置小区治理复杂性,创新“双轨管理+闭环服务”机制。一是推行“双轨并行”管理模式。保留原村组管理体系,同步由功能型党支部牵头筹建业委会,实行党支部与业委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行政化管理与居民自治有机融合。二是建立问题闭环处置机制。以“走找想促”大走访为载体,通过入户、电话等方式实现360安置户走访调研全覆盖,精准梳理菜地分配、消防建设等4类共性问题,联动物业、工程建设方限时整改,形成“收集—研判—解决—反馈”治理闭环。三是完善小区居民自治规则。发动“三长”征集制定《居民公约(试行版)》,聚焦杂物间分配等急难问题精准施策,以“事和”机制推动矛盾就地化解。
文化浸润聚合力,绘就和谐共建“同心圆”。以“人和、心和、事和”为价值纽带,培育安置居民共同体意识。一是以“人和”畅通民意通道。依托“三长”常态化收集诉求,搭建“线上议事群+线下议事厅”双平台,收集解决居民问题诉求8类233条,实现“小事楼栋议、大事小区决”,构筑高效民意传导链。二是 以“心和”厚植文化认同。功能型党支部联合物业、“三长”策划了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孝和文化长廊,计划端午节前举办“团结兴洲跟党走”主题活动,融合传统节日与红色元素,增进邻里情感联结。三是以“事和”孵化志愿生态。挖掘党员、热心群众组建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招募15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环境维护、邻里互助等活动,推动“陌生人社区”向“熟人共同体”转型,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