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花垣县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新任务、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通过建强主阵地、创作活教材、激活新场景三维度协同发力,有效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实现党员教育工作质效双提升。
突出品牌打造,夯实党员教育“主阵地”。打造优质名校。盘活用好十八洞红色资源,积极推动十八洞党校、十八洞乡村振兴学院与花垣县委党校一体办学,致力将十八洞党校打造成为锤炼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红色学府、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示范窗口,以及服务全省、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红色教育高地。2024年以来,成功承办培训班123期,其中县外培训班99期,培训人员1万余人次。培育优质名师。实施分类培养机制,突出抓好青年教师及新进教师的系统培育,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自有师资队伍。通过“名师带徒”、集体备课、课前试讲、竞课上岗和一课一评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同时组织教学大比武与擂台赛等实战活动,推动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目前,已实现“人人能上讲台”,2名教师荣获湖南省“三百工程”优秀教师称号。是研发优质名课。坚持“课程为王”,聚焦各类学员“精准化、多样化、有效化”的培训需求,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大力推进精品课程研发。近年来,已成功打造14门精品理论课、5门现场教学课和2门体验教学课,其中《奋勇争先建设现代化新苗寨——十八洞村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州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师课程开发比赛中获一等奖,同时获州级精品课程一等奖。
精耕电教片创作,创作党性教育“活教材”。精心组织选题。近年来,花垣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和人才培养等主题,梳理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与先进经验,策划摄制一系列专题片。《新时代红色地标》生动呈现了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成为传播脱贫攻坚精神的鲜活载体;《筑梦十八洞——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精准脱贫纪实》系统提炼“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典型经验,为广大基层组织提供了生动借鉴。打破创作壁垒。创作中,积极打破部门壁垒,以“联动协作”为核心,构建“分工明确、高效协同、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县委组织部牵头负责,统筹主题策划、内容审核与整体调度;县融媒体中心拍摄制作与技术支撑;文旅、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提供素材支持、协调拍摄场景,确保专题片既契合宣传导向,又紧贴基层实际。聚焦基层经验。坚持一线导向,深入挖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乡村振兴、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中的典型做法。结合2025年花垣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观摩大比武大发展”决赛结果,联合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我是村书记》专栏,摄制10期专题采访节目,镜头对准扎根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真实记录并展现花垣村书记的使命与担当,让“学有方向,干有榜样”成为常态。
优化现场点建设,激活实践教学“新场景”。挖掘红色资源。依托老红军石邦智的先进事迹,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打造老红军石邦智故居。举办“老红军石邦智故居对外开放暨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教育座谈会”,邀请红二、六军团及359旅后代代表、石邦智同志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等共70余人参加。将故居整合进边城区域旅游路线,配套开发一系列红色研学课程,推动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党员教育焕发新的时代活力,自开放以来共接纳60余个各级党组织前往学习。串联精品路线。以“十八洞”新时代红色地标为核心,联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串联边城茶峒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现场教学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矮寨大桥、永顺塔卧、龙山茨岩塘、龙山洛塔等红色现场教学点,打造出一条彰显湘西特色的党建精品线路,实现红色资源的有机串联与价值升华。构建教学网络。统筹县域内荣获国家、省、州级荣誉的村(社区),科学规划、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效应,打造集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社会治理成果与实践经验于一体的特色教学网络体系,为来访干部群众提供多维度、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全面助力基层治理与发展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