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津市市委组织部以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模范组织部门为目标,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质效促发展、抓作风促形象”素质提升系列活动,通过“三强三提”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着力锻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一流组工干部队伍。
强练兵提能力,锻造专业过硬队伍
以全员大练兵为抓手,坚持把提升专业能力作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把准练兵重点。聚焦组织工作主责主业,围绕政策文件解读、业务实操、文稿撰写等内容,精准设计涵盖党员发展、干部选拔任用、党员身份认定、档案审核、公务员管理等关键业务的课程体系,确保内容紧贴实际、学以致用。丰富练兵方式。每周一、三晚间依托“组工讲堂”,常态化开展“材料写作大练兵”“业务能力大练兵”,通过佳作赏析、现场命题、专家授课、流动课堂、下乡实践等多种方式,并推行“人人授课、轮流主讲”机制,推动干部在备课讲课中深化理解、在交流研讨中共同进步。强化练兵实效。部领导带头出题、现场点评、坐诊修改,干部相互比拼学习,通过实战演练、成果评比等方式,推动干部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今年以来,举办“组工讲堂”7期、“材料写作大练兵”6期,8名干部在共产党员网、红星云、新湖南、红网、常德融媒等多个主流平台宣传推介各类文稿20篇,学习成效持续显现。
强联点提服务,锤炼作风过硬队伍
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作风锤炼主阵地,建立“联点包片、一线服务”机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服务效能提升。健全联点机制。采取“1名班子成员+6名业务骨干”方式,组团式联系全市80家单位,聚焦组织工作重点难点,深入基层单位、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宇主动倾听实情、问计于民,化“被动”为“主动”,推动工作模式从“基层上门汇报”向“下到基层服务”转变。一线识别考察。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列席会议等方式,深入考察单位班子运行及干部在政治建设五大方面和德能勤绩廉的现实表现,精准识别优秀干部和不适宜任职者,建立专项台账并定期研判,为班子评价及干部能上能下提供依据。开展谈心谈话。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部领导班子带头,针对联点单位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受处分干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实际困难,营造“组织想干部、干部想工作”的良好政治生态。注重问题整改。对发现的问题实行“三级办理”制度,联系工作组能够当场及时解决的,予以现场销号;工作组不能解决的,根据问题性质,对点反馈业务组室,限期销号解决;业务组室不能解决的,由工作组提请部务会集体研究,针对性提出整改意见,推动组织工作提质升级。
强管理提效能,建强担当过硬队伍
坚持向管理要效能,通过优化制度机制,全面提升部机关运转质效和队伍凝聚力。“大部制”办公优运行。整合设置办公室(政工室)、干部一室(干部档案信息室)等5大组室,打破原有组室壁垒,实现人员动态调配和重点工作“专班制”运作。自2024年9月按省委巡视要求清退11名借调人员后,“大部制”办公模式运行顺畅,成功实现从“人手紧张”到“平稳高效”的转变,圆满完成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巡视巡察整改、全市组工业务培训班、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等重点工作任务。“全闭环”管理强督办。对标上级组织部门先进经验,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编制标准化工作手册,规范各组室及干部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职责清单》,建立健全重点工作提醒机制,实行“一日一提醒、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总结”工作模式,每日定点提醒责任组室,每周汇总各组室工作安排,每月召开重点工作办公会。完善部务会议事规则及请示报告、督办落实、台账管理闭环销号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程序。截至目前,已组织8次“三重一大”议题集体研究,并邀请第一派驻纪检监察组列席监督;常态化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显著增强。“精细化”考核树导向。制定《部机关绩效考核方案》,构建“日常考核+季度考评+年度总评”评价体系,细化年度目标和考核标准,明确12项加减分情形,实行调研信息上稿“周通报”,业务工作“季考核”,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发干事活力,树立鲜明导向。“人文化”关怀凝合力。建设“津市组工之家”,完善图书阅览室,组建文体兴趣小组,开展集体生日、不定期家访等活动,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工作和身心健康情况,有效凝聚队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