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以“非遗”之笔 绘就基层党建新图景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1-20 10:54

中方县是“中方斗笠”的发源地,作为五溪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方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斗笠之乡”。近年来,中方县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将非遗传承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文化赋能、服务为民”为主线,在组织建设、队伍培育、服务民生等方面创新实践,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筑牢红色根基。

ScreenShot_2025-11-19_174834_469.jpg

中方县中方镇用“中方斗笠”宣传清廉文化

组织框架起笔,绘就党建引领“底色”

中方县紧扣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将“中方斗笠”文化中“团结协作、坚韧担当”的精神内核融入组织建设,构建“县委统筹、乡镇主导、村(社区)落实”的三级党建工作体系。在非遗传承集中的乡镇、村(社区),把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中的党员纳入组织管理,建立“党员传承人联系点”,推动党组织向非遗产业链、文化传播链延伸。同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开展“非遗传承话党建”“巧手匠心悟初心”等特色活动,组织党员传承人分享技艺传承故事、参与政策理论宣讲,让党组织生活既富“党味”又有“文化味”。形成“党建引领非遗传承、非遗传承赋能党建”的良性循环。

ScreenShot_2025-11-19_174909_895.jpg

中方县斗笠协会会长潘云余向年轻人介绍“中方斗笠”

骨干队伍运笔,增添文化传承“亮色”

聚焦“建强队伍、赋能发展”,将非遗传承人才培育纳入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党员传承人培育计划”。一方面,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文化专家为基层党员授课,开设“斗笠制作技艺”“非遗文化保护”等专题培训,提升党员传承非遗、服务群众的能力;另一方面,选拔政治素质高、技艺精湛的党员传承人担任“党建文化宣传员”,鼓励他们带头参与文化下乡、技艺教学等活动,带动群众参与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创新“党员+传承人+群众”的帮带模式,组织党员传承人与非遗爱好者结成“师徒对子”,通过“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培养非遗传承后备力量。推动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同频共振。

ScreenShot_2025-11-19_174918_076.jpg

省级非遗“中方斗笠”专题馆

服务民生收笔,彰显惠民实效“成色”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基层党组织把非遗文化传承与服务群众、发展产业紧密结合,将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在非遗资源丰富的乡镇,组织党员带头发展“非遗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在县域内打造荆坪古村非遗文旅示范点,建成省级非遗“中方斗笠”专题馆,延伸“斗笠手工坊”“非遗文创店”等文旅产业链,带动群众就业增收。针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非遗暖人心”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传承人走进村(社区),为留守儿童讲授斗笠制作技艺、开展文化启蒙教育,为留守妇女、空巢老人提供非遗手工艺教学、节日慰问等服务。同时,依托“三长制”,组织党员干部定期走访群众,收集群众对文化生活、产业发展的需求建议,推动解决文化设施建设、非遗技艺传承等民生问题,让群众在非遗文化传承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切实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成果。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