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以服务“入”区促满意“驻”区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1-25 15:26

近年来,醴陵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在职党员进小区”为载体,通过推动服务资源下沉、服务力量下移、服务平台下延,实现服务精准“入”区,居民满意“驻”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精准匹配供需,推动服务“有的放矢”。建立“双向摸排、双清单管理”工作机制,实现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动态完善需求清单。整合社区干部“入户大走访”、片组邻“三长制”、居民议事会等渠道,全面收集小区治理难点和居民服务需求,建立动态更新的需求台账,累计收集并梳理居民需求3200余条。精准建立资源清单。组织全市464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小区报到,系统登记个人专业特长、服务时间及单位职能优势,建立涵盖法律、医疗、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库。科学匹配服务岗位。根据需求与资源匹配情况,设置政策宣传、环境整治、法律援助、医疗咨询、矛盾调解等10类服务岗位,形成“需求收集—资源匹配—岗位对接—服务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

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服务“见行见效”。构建“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品牌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标准化服务保基本。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建立“党员服务日”制度,常态化开展“五个一”标准化服务,即开展一次政策宣传、一次环境整治、一次邻里关怀、一次需求采集、一次问题反馈,累计开展标准化服务1.2万余场次。个性化服务解难题。创新“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以在职党员为骨干,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物业与居民矛盾大、停车难等治理难题,组建“小区焕新攻坚队”“邻里关系协调组”“停车治理服务队” 等专项服务队86支,实现“一个问题、一支队伍、一套方案”的精准治理。品牌化服务树特色。推动78家市直单位与住宅小区结对共建,为在职党员服务提供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撑。培育“幸福邻里”志愿服务队115支,形成“党员带头、单位支持、居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常态化开展夜巡夜话夜访、幸福邻里节、“一月一活动”等特色活动,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服务品牌。

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服务“常态长效”。构建系统完备的保障体系,确保服务工作持续深入。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实行党员服务纪实登记,对服务时长、质量、成效进行全程记录。将服务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内评先评优的核心指标,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强化双向反馈机制。建立常态化沟通反馈制度,小区党组织与党员所在单位定期互通党员表现情况。单位党组织将表现结果作为全面了解干部、培养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时充分运用小区党组织评价意见,推动形成组织部门、派出单位、小区党组织协同联动的管理格局。建立能力提升机制。将服务能力培训纳入党员教育培训5年规划,构建“市级示范培训、单位系统培训、小区实践锻炼”三级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群众工作方法、专业服务技能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党员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党员发光、群众受益、小区添彩”的共赢局面。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