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桃江县浮邱山乡紧扣信息化发展脉搏,积极探索“云端”党建新模式,通过建强组织体系、强化教育引导、壮大主流声量、拓展服务功能、筑牢治理屏障,切实推动党建工作由“线下”向“线上”延伸,让党旗在信息化建设中高高飘扬。
织密“云端”组织体系,实现党员管理“全覆盖”。建强网络组织架构。依托“魅力浮邱”微信公众号、村级事务微信群等平台,建立“党委统筹、支部牵头、党员分组”的三级联动网络组织体系,将全乡1899名党员全部纳入线上管理,实现组织覆盖无死角、党员联系不断线,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线上组织网络。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党员线上信息库,各党组织对所有党员定期开展常态化信息摸排,实时掌握党员流动去向、就业状况及参与组织生活情况,做到“人在哪里,组织视线就跟到哪里”。完善联系服务网络。推行“在家党员+流动党员”结对联系机制,通过微信、电话等线上渠道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和思想交流,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强化“云端”教育引导,打造素质提升“新阵地”。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充分用活“共产党员网”“红星网”“益阳党建网”“桃江组工”“魅力浮邱”等各级党建平台资源,联动党员微信群,精心打造“浮邱指尖课堂”,实现学习资源“一键直达”。精准教育内容供给。针对农村党员、流动党员、老年党员等不同群体特点,分层分类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解读、红色经典故事等定制学习资源,并结合线上问卷、群内反馈动态优化内容供给,确保教育供给精准对需、务实管用。拓展线上互动形式。依托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有序召开“云端”会议,组织流动党员在线参加“三会一课”、集体过“政治生日”、录制创作特色微党课,丰富线上组织生活场景,切实提升吸引力与凝聚力。
弘扬“云端”主流旋律,擦亮浮邱文明“新名片”。创新网络话语体系。组织党员骨干将党的政策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精心创作剧情演绎式、乡音讲述式、动画图解式政策宣传短视频52期,制作推出微党课和党员教育管理漫谈视频14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精心策划宣传议题。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近三年在“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网”等主流媒体发布正能量报道三百余篇,累计阅读量超百万人次,持续壮大主流舆论声势。健全联动宣传机制。建立“党委统筹、宣传牵头、支部联动、党员互动”的网上协同传播机制,对重大主题宣传实行统一时间、统一标签、统一口径集中推送,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覆盖”确保主流声音传导高效、覆盖广泛、影响深入。
拓展“云端”服务功能,搭建服务群众“快车道”。畅通民意收集渠道。依托“问政湖南”网站、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市长热线”等线上平台,建立全天候、立体化民情收集系统,近三年累计受理并办结群众诉求721件,群众满意度达92%以上,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优化线上服务流程。围绕“可全程网办”核心目标,强化材料减免、电子签章、统一认证等公共支撑能力,定期组织领导干部“走流程”“查堵点”,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持续提升线上服务效能。创新民生服务方式。成立乡级新媒体协会,建成两大户外直播基地,以毛家桥村为试点,激励党员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推广等方式助力本地农特产品销售及乡土风光推介,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流量化作“新农资”,为乡村经济发展与文旅宣传注入强劲数字活力。
筑牢“云端”治理屏障,争当网络空间“守护者”。健全舆情监测体系。组织党员骨干每日巡查村级微信群等舆情常发平台,及时发现并处置不良信息,切实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开展网络辟谣行动。选取14名年轻骨干党员组建“红色网评专员”队伍,对涉及民生领域、社会热点的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及时澄清、同步举报、联动删除;联合县委网信办、融媒体中心及行业专家,通过“魅力浮邱”公众号、村级网络矩阵推送辟谣快报,定期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党员带头辟谣、多方联动治谣”的强大合力。培育文明上网风尚。将网络文明建设纳入村规民约,广泛动员群众通过“随手拍”“一键举报”等方式参与监督,让批驳谬误、抵制乱象成为全民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