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澧县聚焦“政治引领、组织凝聚、作用发挥、服务保障”四个关键环节,系统谋划、精准施策,赋能全县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压舱石”,确保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创新学习载体,增强吸引力。针对老同志年龄大、居住分散等特点,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模式。线下,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支部活动室等阵地,邀请县级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服务团成员作专题辅导;线上,推广使用“离退休干部工作”“三湘老干部e家”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建立支部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方便老同志随时随地学习。同时,为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提供“送学上门”服务,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二是丰富教育形式,提升感染力。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党史题材影片、举办书画摄影展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增强政治学习的仪式感和沉浸感。定期组织召开经济社会发展通报会,让老同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形势,助力改革发展。三是加强关怀引导,体现亲和力。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党组织负责人定期与老同志沟通思想,了解情况,及时回应关切,有针对性地做好答疑释惑、理顺情绪工作。密切关注老同志的思想动态,对出现的模糊认识或错误观点,耐心细致地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其明辨是非,坚定信念。
优化组织设置,建强“桥头堡”,实现应建尽建、有效覆盖。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作用、有利于参加活动”的原则,不断优化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提升组织力。一是规范设置党组织。对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位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未按要求成立老干党支部的单位逐一上门督促指导,不断规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建设,确保每位党员都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二是选优配强支部班子。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建设,特别是选拔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同志担任支部书记。通过定期培训、工作交流等方式,提升支部委员履职能力。落实离退休支部工作经费、老干部活动经费等激励保障措施,激发工作热情。三是规范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根据老同志特点,在时间安排、活动时长、内容设计上更加灵活务实,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搭建平台载体,畅通“作用渠”,鼓励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积极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创设条件、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是聚焦中心工作促县域发展。建立健全县级“银发人才库”,组织老同志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大项目建设等开展调研考察,通过微信提、上门问、会议议等多元方式,充分收集意见建议,共征集梳理意见建议34条。组织县老年书画家协会、诗词学会、摄影家协会、网宣协会等涉老协会的老干部紧紧围绕中心大局,通过诗词、书画、文章、图片等积极推介澧县发展变化。二是参与基层治理促和谐稳定。鼓励和支持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融入所居住小区,参与邻里纠纷调解、物业管理监督、政策法规宣传、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组建县级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服务团,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农村等地讲党史、讲传统、讲精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三是关心下一代促健康成长。深入开展“春风化雨”特别关爱行动,动员广大“五老”以“案”释法,开展法治教育、禁毒宣传、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30多场次。为留守儿童开展上门关怀,累计关爱帮扶200多人次,助学捐资20多万元。严格落实“四帮一”机制,深入市新安学校和县育才学校,精准帮教300多人,用心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精准服务保障,营造“温馨家”,增强归属感幸福感。坚持以人为本,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一是落实政治经济待遇。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阅文、听报告、参加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等制度,确保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落实到位。积极协调县财政局加大资金调度力度,确保各项经济待遇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困难离退休干部党员帮扶机制,对身患重病、失能、高龄、独居等有特殊困难的老同志,加大关怀和帮扶力度。二是提升医疗养老服务水平。协调医疗卫生资源,为离退休干部看病就医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在离退休干部服务中的应用。改善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阵地条件,让参加活动的老干部们更加安心、舒心。三是加强精神关怀慰藉。常态化开展“五上门”走访慰问活动,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联系,了解老同志的生活和健康状况。组织丰富多彩、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