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君山区:“三招并举”激活农村党员教育“一池春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1-27 15:37

近年来,岳阳市君山区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提升党员队伍素质,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关键举措,聚焦多元形式、培训效果、成果转化,全力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迈上新台阶。

聚焦多元形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针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作息不一、流动性强的特点,通过“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教育阵地延伸到党员身边,有效解决人员难组织、时间难统一的问题。打造“移动”课堂,推动送学上门。邀请退休党员干部和“土专家”“田秀才”组建12支“宣讲轻骑兵”,配备相关学习资料240余套,利用傍晚、雨天等农闲时段,在院落、田间等场所开设课程,为农忙党员、年老党员、行动不便党员提供“送教上门、送学到家”服务,受益达5000多人次,确保党的创新理论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用活“云端”课堂,打破时空限制。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微信群、乡镇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微党课”及“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学习资源包,组织开展线上讨论,方便党员随时随地通过指尖学习,有效打破党员教育的物理隔阂。设立“板凳”课堂,增进交流互动。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选择党性强的党员家庭作为学习中心户,在此基础上,打破“台上讲、台下听”的固有模式,以“小板凳”为纽带,组织镇村干部与群众围坐一堂。通过面对面、互动式的家常交流,深入浅出地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聚焦培训效果,变“枯燥乏味”为“有料有味”

在拓展学习渠道、夯实阵地基础的同时,君山区进一步提升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吸引力,切实增强农村党员参与学习的获得感与实效性。强化“乡土教材”,立足农业区实际,广泛吸纳农业技术人员、党员致富带头人、“兴农人”等各领域代表,组建专业师资团队并纳入全区党员教育讲师库,运用“乡音土话”讲解政策技术,以“身边事”诠释“大道理”,推动理论传播更接地气、更润人心。截至目前,全区已在5个镇(街道)设立“实践教学点”7个,储备乡镇级讲师16名。增设“技能课程”,精准对接本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业技术、电商销售、经营管理等实用技能培训。今年9月,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班,设置“党建引领·电商惠农”“樟树镇辣椒产业案例解析”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业务培训”等特色单元,推动党员教育从“理论灌输”向“能力提升”转变,实现既富“脑袋”又富“口袋”,有效激发参学内生动力。用活“红色资源”,充分依托“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周逸群烈士纪念园等红色教育资源,串联形成红色旅游线路,组织农村党员走进实景课堂,观看本土党员教育片,参观廉政文化园、数字文化馆等教育基地,1月至今累计开展相关学习教育110余次,引导广大党员在红色场景中感悟初心、锤炼党性。

聚焦成果转化,变“纸上谈兵”为“一线实干”

为避免农村党员教育出现“学用两张皮”现象,君山区坚持实践导向,在实践一线中实现教育成果有效转化,为服务基层、助力发展增添动力。精准设岗实训,推动带头兴业。围绕农村党员教育实效化目标,结合本区现有农村党员专长与意愿,按需设岗、因人定岗,设置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四类实践岗位130余个。推动骨干党员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社,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发展湘莲、水产、果蔬等特色产业,实现学用结合、以学促干。融入重点任务,检验教育成效。将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一线作为检验农村党员教育成效的主战场,组织他们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乡村振兴当先锋”等活动中锤炼党性。推动村“两委”干部带头、普通党员积极参与,下沉乡村开展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等工作,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深化结对帮带,延伸教育链条。建立“以老带新、以优促后”帮带机制,将农村党员教育延伸到日常工作中,通过思想引导、能力传授促进共同成长。发挥农村党员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组建9支服务队,设立31个“党员责任区”,在常态化志愿服务中巩固教育成果。今年以来组织各类志愿活动60余次,参与党员500余人次,服务群众超2100人次,实现教育与实践良性互动。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